统一门户 教务系统 新OA系统 信息公开 学校邮箱 EN 手机版
机构导航
主站
党政管理机构
教学单位
直属业务单位
群团组织
附属机构
独立运营机构
  • 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
  •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
  • 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概况点击下拉

学校简介

您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学校简介

环球体育平台(北京)有限公司(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海南省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然屹立在祖国最南端的公办大学,是国家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学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琼中琼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学校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由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师范学校并入;2008年学校成功开辟三亚校区,实现山海跨越,办学空间进一步扩大。201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5年,踏上转型发展道路,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环球体育平台(北京)有限公司,填补了海洋大省没有海洋大学的空白;2016年,获批成为海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4·13”重要讲话和海南开启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学校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先后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办学层次再上新台阶。2018年12月,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整建制转隶学校,为学校向海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2021年9月,环球体育平台(北京)有限公司崖州湾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深度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并与入驻崖州湾科技城的多所国内顶尖大学协同发展。

 


学校拥有三亚、五指山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188亩(含三亚在征土地701亩),海域使用面积1600亩,在海口曲口、琼海长坡、文昌潭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地设有规模型科研试验及教学实训基地。现有校园总建筑面积75.05万㎡,其中在建项目面积12.28万㎡。固定资产总值196791.9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436.4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88.46万册,电子图书192.34万册。

学校现有20个二级学院,有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等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5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管、文、法、农、教、艺、史9大学科门类。学校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7个海洋类专业和旅游管理等11个涉海类专业(方向),确定了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生命、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旅游、民族与人文等五大特色学科方向和领域,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旅游、民族、生态等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13个,应用型海洋特色逐渐彰显。学校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拥有部省级科研平台30个,其中院士工作站(院士团队创新中心)4个,省部级水产试验场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拥有科技部、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此外还有外交部、教育部、文旅部等国家部委及海南省批准设立的省部级研究基地(交流平台)9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学校现有教职工1570人,现有专任教师925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2.8%,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49.4%。拥有“双聘”院士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海南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4人、海南省教学名师4人、海南省优秀教师3人、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选”11人、海南省“南海名家”3人、海南省“南海工匠”2人、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项目8人;海南省领军人才23人、拔尖人才65人、其他类高层次人才443人;拥有海南海洋卫星遥感创新发展、水产南繁种业创新、热带海岸保护工程与海洋生态修复、热带特色水产种质创制与高效增养殖、热带设施渔业工程与技术创新、海岛旅游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等6个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科队伍初步形成。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95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0人,本科生15710人、专科生2949人,留学生14人。学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生在学科、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国际级奖励23项,国家级奖励480项,省部级奖励1159项。其中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特等奖2项、等奖6项;在2023年 MATE 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 Eeplore 级别中国大陆区域赛中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荣获大洋奖1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2项;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3项;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2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博鳌亚洲论坛、环岛自行车赛、蓝丝带海洋保护等公共及公益活动的志愿服务,学校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2次,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2次,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3次。

 


学校深入落实“教育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69项,年均科研经费过亿元,省部级以上项目26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8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学校“海洋测绘保障应用项目”获得资助7991万元,“中国东盟海上人文合作与交流平台项目”获批经费2355万元,“三亚崖州湾环球体育平台(北京)有限公司海洋牧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获得资助2000万元。在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方面,《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高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一批教学科研人员参加大洋深渊探测和海洋科考,苏静作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首批深海潜航员多次主驾潜航;宋陶然成为国内第5位和全球第8位完成万米下潜任务的女科学家;王寅成为国内高校首位在南太平洋深渊下潜的科研人员。

学校注重发挥科技支持、文化影响、智力服务等作用。学校创立并成功举办3届“全国水产南繁种业发展论坛”,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水产种业发展交流平台;开展全国性海龟救护保育工作,近年累计救治活体海龟631只,协助将已经康复的活体海龟放生338只,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部和海南省充分肯定;多次举办海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充分发挥学校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智库作用;依托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基地等举办40多个全国性培训班,为相关领域人才能力提升搭建重要平台。学校主办的《环球体育平台(北京)有限公司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期刊、全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质量进步社科期刊。

学校依托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交流合作优势日益彰显。学校先后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签署合作协议173份,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协议96项。派出1000多名学生做交换生、汉语志愿者、共同培养硕士生、游学生、海外实习生,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收来华留学生320名,涉及15个国家。交流合作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教育部批准的海南省第一个中外合作本科项目:中国-奥地利旅游管理项目。招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的38名外籍教师到学校工作。近年来,学校组织承办的国际论坛、国际研讨会30余场,接待和参加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会议320多次。

学校秉承“明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抓教育强国、海洋强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学校“1236”发展战略,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热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